公司声称入职一年后才交社保,这种做法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并缴纳社保费。若未按规定缴纳,不仅影响员工权益,公司还可能面临法律处罚。
1. 法律依据
-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逾期未办理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必须依法缴纳社保,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未履行劳动合同义务。
2. 公司未及时缴纳社保的后果
- 员工权益受损:延迟缴纳社保可能导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权益受损。例如,医保断缴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将重新计算,影响报销额度。
- 滞纳金与罚款: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的,需补缴欠缴金额,并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3. 应对措施
- 劳动仲裁:员工可向当地劳动仲裁部门申请确认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补缴社保。
- 向社保部门投诉:向当地社保机构投诉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保的行为,社保部门将责令整改并追究责任。
- 保留证据: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以备**之用。
4. 员工权益保障
- 补缴社保:员工可要求公司补缴社保,包括个人应缴部分和公司应缴部分。
- 滞纳金承担:根据法律规定,滞纳金由公司全额承担,员工无需承担。
总结
入职一年后才交社保是违法行为,员工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若发现公司未按规定缴纳社保,可向劳动仲裁部门或社保机构投诉,并要求补缴及赔偿。员工需保留相关证据,以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