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一星期导致一个月绩效被扣光是否合理,取决于公司制度合法性、请假类型及绩效任务完成情况。若公司已通过合法程序制定明确规则(如请假超3天扣全部绩效),且员工签字确认,则可能合理;但若制度未公示或未区分病假/事假,或员工已完成任务仍被扣绩效,则涉嫌违法。
- 合法性前提:公司扣绩效需符合《劳动法》及内部制度。例如,绩效扣除规则需经职代会通过并公示,且员工入职时已知晓。若制度缺失或未告知,扣减行为无效。
- 请假类型差异:病假受法律保护,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且已完成的任务绩效不应扣除;事假则可能按公司规定扣减,但需合理比例(如扣30%-50%而非全扣)。
- 绩效任务完成度:若员工请假前已完成当月核心任务,公司无权扣除全部绩效;反之,若因请假导致任务未完成,按约定扣减部分绩效可能合理。
- **途径:若认为扣绩效不合法,可申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单等证据。
总结:企业应平衡管理需求与员工权益,制定透明、人性化的绩效制度;员工需了解规则并保留证据,遇不公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