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工病假规定明确保障劳动者权益,核心要点包括:病假工资按工龄和时长分级发放(2个月内原工资照发,超期按70%-90%比例计发),医疗期最长24个月,病假超期可能影响年休假资格,需提供正规医疗机构证明。以下分点详解:
-
病假工资计算标准
病假2个月内工资全额发放;超过2个月不满6个月的,第3个月起按工龄发放:工龄不满10年发90%,满10年发100%;超过6个月的,第7个月起工龄不满10年发70%,满10年发80%。特殊群体(如省级劳模)病假工资可全额或上浮10%-15%。 -
医疗期与复工规定
医疗期根据工龄和病情最长可达24个月。病愈复工需提供医院证明,并设1-3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内旧病复发需累计计算病假,新发病假可重新计算。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应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 -
病假与年休假关系
病假时长影响年休假资格:工龄1-10年病假累计超2个月、工龄10-20年超3个月、工龄20年以上超4个月,取消当年年休假。 -
申请流程与证明材料
职工需提交区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经单位审批备案。弄虚作假按旷工处理。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不变,不适用病假规定。
提示:事业单位职工应熟悉自身权益,及时保存医疗证明并与单位沟通,确保病假待遇合法落实。若遇纠纷,可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或法律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