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回答问题:没签试用期合同一个月被辞退,劳动者可以获得赔偿。
在试用期内,尽管劳动关系可能尚未完全确立,但劳动者的权益仍然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包括试用期合同,劳动者在被辞退时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1.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签订合同,并被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2. 经济补偿标准
经济补偿的标准通常为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在试用期内,尽管工作时间可能不满六个月,但劳动者仍然有权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3. **途径
如果劳动者遇到未签订试用期合同并被辞退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劳动争议调解: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议,或通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 劳动仲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
- 诉讼: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预防措施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劳动者在入职时应当主动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包括试用期合同。劳动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益,包括试用期的期限、工资标准、工作条件等,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结:未签订试用期合同一个月被辞退,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和经济补偿,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入职时,劳动者应当主动要求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了解自己的权益,以便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