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与是否离职无必然联系,但部分赔偿项目(如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需解除劳动关系后才能申领。以下是具体分析:
-
不离职可获得的赔偿
工伤职工无论是否离职,均有权享受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最长24个月)、护理费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伤残等级发放,如十级为7个月工资)。这些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支付,与劳动关系存续无关。 -
需离职才能申领的赔偿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通常需劳动合同解除后发放。例如,十级伤残医疗补助金为1个月工资,就业补助金为4个月工资。若未离职,这两项赔偿需延迟至未来劳动关系终止时领取。 -
特殊情况处理
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未缴社保或恶意降低待遇,劳动者可主张经济补偿金(N倍月工资)。此时主动离职可能更有利,但需保留证据(如工资流水、沟通记录)。
总结:工伤赔偿的核心在于伤残等级认定而非离职选择,但部分赔偿的领取时机受劳动关系影响。建议根据伤情恢复、单位态度综合决策,必要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