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员工补偿金的核心计算依据是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标准,通常按“N+1”模式支付(N为工作年限对应的月数)。关键亮点包括:补偿基数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年限不满半年按0.5个月计、违法解除需支付双倍赔偿金。
1. 工作年限决定补偿月数
员工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补偿,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0.5个月工资。例如,工作3年7个月的员工,N为4个月工资。
2. 月工资标准包含税前总收入
补偿基数为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税前收入。若月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则按3倍封顶且补偿年限最高12年。
3. “N+1”情形适用条件
用人单位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例如,协商解除时未提前通知,总补偿为N(工作年限)+1个月工资。
4. 违法解除需支付双倍赔偿金
若企业无合法理由单方解除合同,员工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获得2N赔偿金。例如,工作5年被违法开除,最高可获10个月工资赔偿。
5. 协商解除可灵活约定金额
双方达成一致时,补偿金额可高于法定标准。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支付方式、时间及放弃争议条款,避免后续纠纷。
注意事项:员工因严重违纪、刑事责任等被开除无需补偿;补偿金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需缴纳个人所得税;争议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处理。企业应留存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证据,员工需核对补偿计算明细,必要时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